關於書展,其實我跟Roger兩位愛書人都有很多想像。
我認為書展是文化界一年一度的盛會,老中青三代作家齊聚一堂,或者朗讀文章,或者與讀者對話,或者彼此激盪出火花,同時藉由各家出版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可以看出今年出版界的走向,看出臺灣的文學走向。
Roger覺得書展應該像《生死接觸》中所呈現的景象,各家出版社都有自己的一方天地,有些出版社主打文學類書,有些出版社主推心靈書籍,並且每家出版社都邀請他們的作家來到現場與讀者互動,為讀者朗讀作品。
關於書展,其實我跟Roger兩位愛書人都有很多想像。
我認為書展是文化界一年一度的盛會,老中青三代作家齊聚一堂,或者朗讀文章,或者與讀者對話,或者彼此激盪出火花,同時藉由各家出版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可以看出今年出版界的走向,看出臺灣的文學走向。
Roger覺得書展應該像《生死接觸》中所呈現的景象,各家出版社都有自己的一方天地,有些出版社主打文學類書,有些出版社主推心靈書籍,並且每家出版社都邀請他們的作家來到現場與讀者互動,為讀者朗讀作品。
引述牛角村
仔細說起來,我的閱讀是有時間性、範圍性的,不同的時間喜歡看不同的書。除了工作上要用到的專業書籍,像是勵志類、奇幻文學類、軍事小說、推理小說、科普類……等都有看過。往往是突然對某本書或作者或題目感興趣,然後就此延伸出去形成一個範圍尤其是現在網路資訊便利,很多資料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所以範圍更廣。直到目標轉移或厭煩了。
一直以來,我的閱讀方式就像是在寶山裡走馬看花,看到自己覺得不錯的就撿起來,不喜歡的就不理會,講白一點就是“挑食”。後來發現,那些我不理會的東西其實有著相當珍貴的價值。沒有人在閱讀的路上引導我,告訢我這顆不起眼的石頭是白先勇的《台北人》,那顆是余秋雨的《山居筆記》,還有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赫爾曼.梅爾維爾的《白鯨記》、三島由紀夫《金閣寺》、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娘》、太宰治《人間失格》……。很可惜嗎?有一點,但並不會因此就跑去看這些書,我還是會照著自己的方式去閱讀,也許那一天遇上打折了就買下來,也許時候到了就拿起來看看。
閱讀路上的嚮導,是父母,是師長,也可以是讀書會
舉我參加讀書會的例子,這個月我的書目是《輓歌》(著:約翰.貝禮)。說實在的,站在書店裡即使就放在眼前我也不會去翻它,不合胃口,即使讀完之後還寫了心得。但是透過閱讀,我知道--原來英國有個女的這麼厲害,她寫的《獨角獸》那本書曾經在蔡康永的今天不讀書節目中聽過提起,也許值得看看(引起興趣),剛好在寫心得蒐集資料時,在博客來看到了79折的特價(撿便宜的心態),所以就給它買下去了。或許我無法從《輓歌》的書中得到什麼,但卻可以延伸我的閱讀範圍。當這本書傳給其她讀書會的姐妹時,她們一定會有和我不同的想法和心得,可以看到我沒注意到的地方,提醒我,下次的閱讀不妨從這樣的角度去看。
另外,藉由讀書會的討論,除了可以訓練表達能力,更可以在討論中產生出新的想法,就像腦力激盪一樣。所以,讀書會除了成員要用心閱讀之外,主持人的臨場掌控能力也很重要。
書自己讀就好了,為什麼要一堆人湊在一起呢?
請你仔細思考以下問題:
- 你會用心的閱讀和做筆記嗎?
- 書看完一遍之後你會再看第二遍甚至第三遍嗎?
- 你真的完全瞭解書中的意涵嗎?
- 有些很棒的感動想要和人分享嗎?
- 你想知道別人對這本書的想法嗎?
引述 蜜蜂的世界
今天跟淳茹還有她的英文課朋友到第二活動中心去聽畢聯會辦的演講,他們請到了王文華(就是那個寫散文小品,最近又出了一本新書:史丹佛的銀色子彈的那位),台大外語學院的畢業校友。
其實,我就把重要五點給記錄下來啦:
1.要有熱情: 熱情人人皆有,但是程度ㄋ?這是個好問題,你熱情的濃度夠高嗎?想想愛因斯坦,匹爾蓋資.......。當一件事情別人沒有要求你去做,而你卻把它做的很漂亮時....那就是了。